七十九章本章为帛书本德经之末篇本章先由“和大怨必有余怨”说起
七十九章
本章为帛书本德经之末篇。本章先由“和大怨,必有余怨”说起,而后引出下文,引出正题。老子认为硬要调和大怨,必会留有余怨,这样做是不能称作善的。这就说明必须承认、正视冤仇怨恨的客观存在,积怨难消,光靠调和是不能消除大怨的。本章由此引出下文“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上下文意似断实连,注家不知,多有曲解。“不以责于人”,是不向人讨债,这是对得失恩怨的超脱,能有效防止并消除怨隙;相反向人讨债往往最容易产生怨隙。这说明超越恩怨的计较才能真正消除怨恨,而最高的境界,就是六十三章所说的“报怨以德”。由此也可见,老子主张“报怨以德”并不是无视“怨”的存在,也不是稀里糊涂和稀泥,而是基于超越的智慧和品德而作出的自觉选择。
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圣人执左契”一句。这说明“不以责于人”不是什么都抹掉,什么都抹掉的做法与“和大怨”一样,都是“和稀泥”,都是对事实的回避和否认。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什么都抹掉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可能引起纠纷和争端,并直接导致仇怨。从至高无上的天道的角度看,“执左契”云云,皆不足道,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老子虽然主张“不以责于人”,主张超越于得失恩怨之外,但是仍然主张保留“凭据”,承认事实。这是颇有深意的。
本章最后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这句话曾多次见于古书。《说苑·敬慎》所引《金人铭》即有此语。《周书·蔡仲之命》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之语,也与此语颇相近似。老子所言,应该是引用了古谚。“天道无亲”,也就是五章所说的“天地不仁”。天道无亲无私,是没有意志、目的和情感的,但是天道化生万物,长养万物,庇护万物又似乎具有某种类似于意志、目的和情感的品质,所以老子常常用拟人化的比喻来指称、说明道。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源和根据,是超越于世俗道德价值之上的,所以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四十九章);但是天道的运行并不是无序、混乱的,它体现了“自然”的秩序和价值,它作为合规律的动因和力量,又具有某种类似道德的价值取向,它作用于万物,给万物充分自由的同时,又具有某种潜在的规范性和倾向性,所以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三、五十五章),又说“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五十六章)。就道具有某种类似于意志、情感与道德倾向性的品质而言,可以说“天道无亲”却又“恒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调和大怨,必然留有余怨,怎么可以算作善呢?王弼注云:“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左契:古代借贷财物金钱,刻木竹为契,剖分左右,借贷双方各执一半以为凭据,左契由债权人执有,类似今天的借据。契,券契,合同。王弼注云:“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不以责于人:不用来向人讨债。责,索取,讨债。按,王本及其他传世本句中多无“以”字,则更明确表达了不凭“左契”向人讨债的意思,于义较长,今据帛书本补。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所以有德的人掌管券契,无德的人掌管税收。彻,周朝税法的名称,这里指税收。按,王弼本句首无“故”字,有“故”字于义较长,今据傅奕本、帛书本补“故”字。王弼注云:“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后责于人也。”王注谓“有德司契”是保存凭据以防怨生,甚是;但说“怨生而后责于人”,似是解释上句的“责”字为责备,则误。古今注家解释“有德司契”二句多有失误,如张松如译作“有德者只依照契约办事”(《老子说解》),陈鼓应译作“有德的人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裕”(《老子今注今译》),皆有未妥。
- 桓公桓温见《言语》 注,蜀此指成汉十六国之一在事诸贤指掌持[图]
-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图]
- 唐玄宗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丝织业定州、益州[图]
-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图]
- 刘秀笑着说“天子和平民不一样!”接着下令说“强项令出去!”后[图]
- 行行度指运行的轨道柔柔和这里指万物生发的春夏二季刚刚厉这里指[图]
- 六王毕 四海一;蜀山兀 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图]
- 《汉书·循吏列传》所写六个循吏有五个是宣帝时人所谓循吏是指那[图]
- 韩王十分高兴于是就制止了公仲朋使秦公仲朋说“不行采取实际行动[图]
- 在君权时代帝王借由赏罚二柄来禁治天下完成其统治大业事实上如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