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半阕的四个五言句和下半阕的两个五言句拗怒都在句中;上、下
这上半阕的四个五言句和下半阕的两个五言句,拗怒都在句中;上、下阕的四个六言句,拗怒兼及句脚。这是就对称句来说的。在单独一个句子中,有如“明月几时有”的“几”字,“起舞弄清影”的“弄”字,都用仄声;“不知天上宫阙”的“上”字、“阙”字,“何事长向别时圆”的“事”字、“向”字,都在偶数上连用仄声,也都具有拗怒的感觉,能够把语调振作起来,特别显得有力。在这一个调子中,有了这许多音节拗怒的句子,该要感到不够和谐;但从整个的句脚字来看,却都是一仄一平交替着使用,这就使拗怒中有和谐,也就是矛盾的统一。所以这个调子的声情,能有清壮之美,显出刚柔相济的妙用。
还有拗怒音节表现在句脚的。一般适宜表达激壮感情的词调,大多数是如此。例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这整个调子中,只有“冠”、“头”、“河”三字是安排在句脚的平声,其他的句脚字全是仄声;尤其是偶句用仄声收脚,就好像是硬碰硬,没有调和的余地。但在每个句子中间的平仄安排,却是两两相间,显得和谐美听的。还有《桂枝香》、《贺新郎》、《念奴娇》、《永遇乐》、《水龙吟》这些词调,也是适宜表达这类感情的,所以苏、辛一派豪放词人都乐于选用。且看辛弃疾写的《贺新郎》: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在这整个调子中,句脚全部用仄声字,就自然构成拗怒的音节。还有许多着重在头一字的句法,这种奇数字由于句法的变化,必得选用仄声,最好是去声,才能够提挈下文,振起有力。例如“看”、“要”、“被”、“怅”、“问”、“料”六字,是绝对不能改用平声的。又如辛作《念奴娇》: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银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这上、下阕只两个四言对称句是用的和谐音节;其余的句脚字,除下片第一句外,全是仄声。这也就是它所以激壮的主要原因。又如辛作《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读上声),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平)老矣,尚能饭否?
- 桓公桓温见《言语》 注,蜀此指成汉十六国之一在事诸贤指掌持[图]
-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图]
- 唐玄宗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丝织业定州、益州[图]
-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图]
- 刘秀笑着说“天子和平民不一样!”接着下令说“强项令出去!”后[图]
- 行行度指运行的轨道柔柔和这里指万物生发的春夏二季刚刚厉这里指[图]
- 六王毕 四海一;蜀山兀 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图]
- 《汉书·循吏列传》所写六个循吏有五个是宣帝时人所谓循吏是指那[图]
- 韩王十分高兴于是就制止了公仲朋使秦公仲朋说“不行采取实际行动[图]
- 在君权时代帝王借由赏罚二柄来禁治天下完成其统治大业事实上如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