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泰安 [切换]
    泰安KTV招聘网 > 泰安热点资讯 > 泰安励志/美文 >  现在的人习惯性地对世间的仁爱熟视无睹对人的自私深信不疑于是人

    现在的人习惯性地对世间的仁爱熟视无睹对人的自私深信不疑于是人

    时间:2022-09-03 07:50:14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413次   【】【】【网站投稿
    现在的人,习惯性地对世间的仁爱熟视无睹,对人的自私深信不疑。于是人越来越不愿意袒露真心,人与人之间温厚的气氛越发少,凉薄的气氛越发多。而人生命中的温暖,是自娘胎中就有的,十月怀胎,到父母辛劳的哺育,没有这出生便带着的温暖,我们不可能存在。所以孟子说,孩提皆知爱知悌。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2. 众人有这赤子之心,但是不去呵护它,越发的不信任它,以至于人性中的温暖几乎泯灭,成为一个麻木不仁者。而贤

    现在的人,习惯性地对世间的仁爱熟视无睹,对人的自私深信不疑。于是人越来越不愿意袒露真心,人与人之间温厚的气氛越发少,凉薄的气氛越发多。而人生命中的温暖,是自娘胎中就有的,十月怀胎,到父母辛劳的哺育,没有这出生便带着的温暖,我们不可能存在。所以孟子说,孩提皆知爱知悌。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

    2. 众人有这赤子之心,但是不去呵护它,越发的不信任它,以至于人性中的温暖几乎泯灭,成为一个麻木不仁者。而贤人则把它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如果真能去体认这个仁心,我们自然会感到,这个仁心,声色名利与之相比,不值一提。这是对善、对仁深刻的体认和坚信。

    3. 在日常经验中,一个人可能因为做好事而产生糟糕的后果。所以有发心为仁而结果不幸的情况。

    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想要推行仁政。结果不但没有实现理想,还多次差点丧命。这是仁的因结出不幸的果吗?

    这是从世俗功利的角度评判人生,遂觉得“德”与“福”不一致。若从这两千多年的文明看,孔子的一言一行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德行纯粹,其事功一直延续到今日。

    功利世界自有其运行之道,这是孟子所谓的“人爵”。其夭寿祸福,未必是人的德行所能决定的。但是仁德一定不会让人的夭寿祸福受到损害。有人说,战争时,被敌军俘获,如果变节,便可以活下去,如果讲仁义,那寿命就会缩减。这不是仁义损害寿数吗?在这个例子中,死或许比活着要幸福。如果变节,寿数或许增加了一些,而其他方面的生命的损伤是所增加的寿数远远无法抵消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只要发心纯粹是仁,必纯粹是积善,所以说未有蹈仁而死者。

    圣人做仁义之事,没有掺杂私欲,是纯粹的仁;而常人做仁义之事时掺杂了许多私欲,所以常人很容易错把混在仁义中的私欲当作仁义,进而把人生的不幸归咎为仁义。所以真的体认到“德福一致”、“人性本善”、“仁者无敌”、“未有蹈仁而死者”是极其不易的,只有呵护好“众人之仁”(亦即赤子之心、人人本有的良知),担当自任起贤人之仁,久而久之才能真实地把生命安顿在“仁”上。这就是所谓的“仁者安仁”、“圣人之仁”。

    九、“明哲”①者,良知也。“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

    知保身者,则必爱身;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人爱我,则吾身保矣。能爱身者,则必敬身;能敬身者,则不敢不敬人。能敬人,则人必敬我;人敬我,则吾身保矣。

    最新便民信息
    泰安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