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过去文人中具有豪迈直爽的性格和关怀民生的政治抱负虽然他
苏轼在过去文人中,具有豪迈直爽的性格和关怀民生的政治抱负。虽然他在政治路线上是属于代表大地主阶级的保守派,但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也替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基本上是同情劳动人民的。由于他的豪迈性格,不惜冲破一切罗网,开径独行。他不满足于那种一味香软的歌词,而又感到这个新形式大有足供驰骋的余地,就毫无顾虑地把这小圈子的门限打开了。他从范仲淹、王安石初步踏出的道路,尽量向前发展,以自成其为一种“句读不葺”的新体格律诗(李清照对苏词的评语)。王灼说得好:“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卷二)南宋胡寅也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酒边词序》)这都是作者发挥创造性,敢于冲破罗网的结果。他所选用的曲调,都是比较适宜于抒写豪情的,如《水龙吟》、《念奴娇》、《贺新郎》、《满江红》、《永遇乐》、《八声甘州》之类。他单刀匹马,纵横驰突于纪律森严的行阵中,右折左旋,无不如志。这是东坡词的特点,为后来爱国词人辛弃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他的代表作,如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像这样轰轰烈烈的大战役,作者运用重点突出和环境烘托的手法,把它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一直为当时及后来读者所共传诵。他的襟怀坦荡,无往而不自得,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小词中。例如《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他谪贬在黄州时的作品,写得何等洒脱!他也比较接近农民。且看他在做徐州太守时所作《浣溪沙》中对农村生活的描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写出了农村中的熙攘景象以及他和农民接触时的情景。这种作品,是在东坡以前的词里所看不到的。
苏轼打破了词的清规戒律,不拘什么样的思想内容,都可以运用这种新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为长短句歌词注入了新生命,而为一般豪杰之士所共欢迎,使它在脱离音乐之后,仍能保持它的清新活泼姿态,活跃于我国文学园地中,起着激发爱国热情和鼓舞人心的作用。这一业绩的开创,是不能不首先归功于苏轼的。
与苏轼同时的黄庭坚、晁补之都是跟着苏轼走的。还有贺铸也受他们的影响,发挥豪迈作风。这样发展下来,恰当金兵南下,北宋王朝遭到颠覆,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于是若干爱国词人和民族英雄,将一腔热忱借这一文学形式尽情发泄。于是东坡一脉,由黄庭坚、晁补之、贺铸以至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幹、陆游等人,绵延而下,以迄南、北宋之际而风发云涌,不可复遏。而岳飞的《满江红》,更是广大读者传诵不衰的。当时风气,填词趋向东坡一路,确是实际情形。不但宋人如此,金人如蔡松年等也都一脉相承,发挥这种豪迈作风。
- 车险出单员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图]
- 护士能考执业药师吗?[图]
- 我在群里回复【好的】,领导生哪门子气?[图]
- 应对游戏原画师面试,怎样做准备更有效?[图]
- 目前心理医生就业前景如何?值得入行吗?[图]
- 鲤鱼的营养价值[图]
- 橘子的营养价值、效果和作用、食用禁忌[图]
- 膝盖活动的时候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图]
- 哪些运动能够促进你“长个”[图]
- SOHO一族的健身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