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意外却发生了。还没等北汉军冲进周军阵中,周军樊爱能与何徽竟然带着几十名亲兵不战而逃,丢下了无头苍蝇一般的周右军。
主将跑了,弟兄们怎么办?答案惊人得一致:投降刘崇。反正跟着柴荣是吃肉,跟着刘崇也是吃肉,他们又不是没出卖过石重贵、刘承祐。还没等在后面督战的柴荣反应过来,周右军“(周)步兵千余人解甲呼万岁”。
刘崇激动得仰天大笑。
周右军突然不战自溃,对周军其他阵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中、左两军士气大受打击。在这个时候,只要统帅柴荣意志稍有薄弱,效仿樊、何临阵脱逃,周中、左二军势必投降刘崇。
势若山崩,柴荣的末日也就到了。
柴荣的反应非常激烈,“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用现代艺术语言演绎,柴荣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把手中大剑斜指上苍,大喝:怕死的,或走或降。不怕死的,还是个爷们儿的,跟朕上阵送死!说罢,柴荣双腿夹马,骏马如利剑一般直冲北汉军大阵。
三军用命,其功在将。只要主帅肯用命,弟兄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周军的新锐将领们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见柴荣都拼了,咱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杀他娘的!
数十名年轻的周军将领率各部,如泰山压卵一般,吼叫着,跟着柴荣冲进了北汉军的阵中。
此时,柴荣不再孤独。
出于对本朝主子的吹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只用一句话记载柴荣亲自上阵,却用一大段描写赵匡胤的英勇,厚此而薄彼。当然,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堪称英雄之风,“太祖皇帝(赵匡胤)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
实际上,根据赵匡胤在位时编撰的《旧五代史》记载,第一个跟着柴荣杀过去的,是内殿直马仁瑀。“(马仁瑀传)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力,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因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然后才是赵匡胤本人跟上。司马光把马仁瑀冲阵放在了赵匡胤之后,不过是奉迎拍马而已,还不如赵匡胤本人豁达。
李重进、张永德、石守信、高怀德、韩重赟、韩令坤、慕容延钊、李崇矩、潘美、尹崇珂、曹翰、米信、董遵诲、马全乂,还有狗肉贩子出身的小卒唐景思,一群年轻人,在同样年轻的柴荣感召之下,激动得不能自已,都山崩海啸般与北汉军血战到底。
死,也要死出个男人样。
周右军自溃,周军形势异常危急,但北汉军阵中谁都没想到,几乎是死到临头的柴荣竟然亲自上阵,及时挽救了行将山崩的周军。
南风越刮越大,狂风夹杂着尘土碎石,北汉军被风石打得睁不开眼。刘崇这才后悔没听王得中的建议,可再想撤退时,周军岂能让你来去自如?北汉大将张元徽在与周军作战时,战马突然扑倒在地,周军不和他客气,乱刀剁成肉泥。
张元徽是北汉的标志性大将,他的死,给北汉军本就不强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打击。周军则趁热打铁,一举击溃北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