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五材:人的忠、智、仁、信、勇五种品德。
(3)应节:迎合节拍。此处指适应社会的需要。
(4)中睿外明:内心聪慧外表敏锐。睿,聪明。明,敏锐。
(5)淳耀:光明。
(6)章:明显,显著。
(7)两遂:两种都能实现。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耳目兼察,通幽达微,官材授方,举无遗失。”可见“两遂”指的是耳聪目明,知微知著。
(8)明白:机敏。
(9)玄虑: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