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人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后以“浮瓜沉李”借指消夏乐事,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宋徽宗《宫词》其五十五:“绿槐阴合正炎曦,高叠盆冰匝座围。沉李浮瓜清玉槛,水晶宫殿正忘机。”
本流杯曲沼:流觞曲水。流杯,犹流觞。曲沼,犹曲水,亦作“流杯曲水”。古代习俗,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袚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
令苞鲊(zhǎ)新荷:即裹鲊,指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类食品。鲊,用盐和红曲腌制的鱼。苞,通“包”。这种食品制作方法由来已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鱼鲊》中有“作裹鲊法”:“脔鱼,洗讫,则盐和,糁。十脔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穿破则虫入。不复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暴鲊’。荷叶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鲊。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东晋王羲之有《裹鲊帖》,其文曰:“裹鲊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勿难。当以语虞令。”以荷叶裹鲊,古诗词中亦习见,比如唐人白居易《桥亭卯饮》中有“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中有“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南宋人宋伯仁《荷包鲊》中有“买得荷包酒旋沽,荷包惜不是鲈鱼”,元代马致远《金字经》中有“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等。
北远迩(ěr):远近。笙歌:合笙之歌。亦泛指奏乐唱歌。
京都中人最看重三伏,因为六月里没有其他时令节日。往往去那临风面水的亭榭,登上高峻巍峨的楼宇,让瓜李浮沉于雪柜冰盘的冰水之中,在流觞曲水边把酒品尝新荷包裹的鱼鲊,不论远近,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笙歌,通宵达旦,方才结束。
“七夕”是古老的节日,起源于对牵牛、织女星的自然崇拜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作为节日大约出现在汉代,节俗有可能起源于西汉都城长安,此后历代沿袭,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观察七夕的发展历史,呈现一条由低而高、又从高向低的变化曲线,北宋东京汴梁则处于这条历史曲线的最高峰阶段。具体有以下表现:
其一,“七夕节”一词首见于宋代,最早使用这个词汇的人,正是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北汉,从前线派人送手札回汴梁城,说:“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